第 6 节 京门月(9/12)
挲着玉佩,可是眼眸流转,心思难辨。「公主信吗?」
她摇了摇头,似乎已有定夺,「启安王府传至今日,居一城,统三州,富可敌国,野心勃勃,而现任启安王慕清鸿也并非久居人下之人。」
「公主最终的对手,或许并不是瑜王和燕王,而是启安王。」我缓声道。
她们之间必有一战。
她闻言,并无惧色,「英杰辈出、风云际会,既是挑战,也是良机,若败,不过身死而归,若成,则青史留名。」
启安王府日益坐大,反叛之心已是昭然若揭,如今不过是在静候时机。
而大胤王朝经历百年风雨,已显颓势,若她来日能定河山、开新象,便是中兴之主,自当留名青史。
「即便来日相争,启安王亦是乱臣贼子,师出无名,而公主是皇室正统,自当兴兵讨伐,得民心所向。」我垂眸出声,袖中的手微微攥拢。
这一世,我希望她能赢。
11
我于公主府长住,成为名义上的公主伴读。
而朝堂上瑜王和燕王更是势如水火,燕王虽元气大伤,但留有后手,瑜王虽占有先机,却招致燕王的疯狂报复。
瑜王招摇太过,被人参奏图谋尊位,有不臣之心。
而他的家臣更在关键时刻反水,出面指证。而这,是我送给他的大礼。
瑜王的风光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他被贬谪为庶人,流放黔州。
燕王似乎又恢复了旧时的得意与风光。
可与瑜王相争的过程中,已消耗了他大半的实力,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了。
恰逢闲时,元昭与我对弈。
短短数年,朝局已然大变,就连她也感到意外。
「你似乎总能窥得先机,再给他们致命一击。瑜王已败,而今还剩下燕王……
」元昭落下一枚棋子,声音和缓。
「陛下病了,心中却愈发忌惮启安王府,此次命燕王为钦差,持龙泉宝剑,代君巡视四方,实则是为了探查启安王府是否有谋反异动。而此行之后,才决定燕王是否有资格成为殿下最终的对手。」我不紧不慢地跟了一子。
元昭神色微敛,似乎明白了我话中深意。
燕王至启安一行,声势浩大。
而启安王亦是设宴款待,带他四处巡视。
燕王态度傲慢,甚是欺人,可启安王却礼数周全,处处退让。
我已知燕王这一行凶多吉少,启安王从不是退让之人,此番却作俯首之态,那就说明他在布一个更大的局。
燕王此行虽为公事,可他亦有私心。
他的私心便是在温书意身上,当日退婚后,她惊艳蜕变,另嫁启安王,恩爱佳话传遍天下,世人皆说他有眼无珠、悔之晚矣。而他的不甘与痛恨也日益加剧,渐成心病,他对温书意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念。
接下来,将有好戏看了。
燕王多年来身居高位,狂傲太过。而启安王本就是杀伐决断之人,燕王低估了他。
而数日后,一则消息震惊世人,天下哗然。
燕王夜半潜入启安王府后庭,对王妃图谋不轨,被启安王斩杀于剑下。
消息传来的时候,我不免感慨,启安王府屯兵操练已久,时机已到,正缺一个正大光明兴兵反叛的理由,没想到燕王竟成了这个借口。
皇室无德,欺辱王妃,启安王怒而反之。这的确是绝佳的出师之名。
可是按照我对温书意和慕清鸿的了解,这应当是他二人共同做的一个局,请君入瓮。
这天下终是要乱了……
而今皇帝病重,朝野上下群龙无首,无人主持大局。
正在人心惶惶之际,皇帝下旨,命元昭公主监国摄政,一应政务皆问决于她。
她终是走到了众人的视线之前,临危受命,而我也随她一起再次走到了众人视野之中。
兵乱已起,当务之急是出兵平叛。
元昭命徐大将军挂帅,率军前去阻拦叛军。
可除此之外,我为她献上另一策,命云麾将军另带人马向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