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、熬药(1/2)
翌日。
天还没亮,菜贩王六子赶着骡车到了王安家门口。
王安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提上板车,付给王六子四个钱,便坐上板车,随着板车轧轧的声响,出城驶至大河乡。
他在卫河堤边下了车。
提着东西沿堤岸往东走三里地,便见一条下坡土路连着堤岸。
站在堤岸上,可见土路下有些民居院落,被苍翠树木掩映着,若隐若现。
那里就是王安舅父所居的村落-涨水村。
他背着包袱走下土路,刚到村头,就看到一个瘦高的身影坐在村头的石墩子上。
瘦高的老人望见王安走来,遍布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“来了啊。”
“舅!”看到老人,王安惊讶地唤了一声,“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会来?”
“我不知道哩。”老人摇头,起身帮王安卸下包袱,不顾王安的推辞,把那些东西都背在了自身身上,“我早上就来这里坐坐,就碰到你回来了。嘿嘿……”
王安闻言挠了挠头,心里有些触动。
穿越而来以后,他也来过乡下几次,几乎每次都会在村口碰到舅舅。
想来也知,是舅舅往城里捎去消息后,就每天早晨坐在村口,等自己得到消息,回来看看。
“这带的是什么东西啊?
家里什么都有,哪用得着你带东西回来。”舅舅张发松了松肩上的包袱,埋怨王安两句。
王安忙道“这些都是我在城里专门买的吃的用的,带回来好孝敬您和舅母。
您也别推让,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。”
“好消息?”张发闻言,不再埋怨王安乱花钱,似是猜到了什么,咧开嘴角,“上次你郑伯伯捎信回来,说你快要考正式捕快了。
是不是考试成绩不错啊?”
“对,我如今已经成正式捕快了。
还考进了前十,以后可以留在南平府衙办差。”王安点头应是,看着舅舅一张脸笑成了菊花,心里也有些高兴,“衙门还赏了我五十两银子,我这才买这些东西,让您和舅母也跟着享享福!”
“五十两银子?!”张发吃了一惊,对这个外甥越发满意,“我就知道,你小子一定是个能有出息的。
安儿啊,好好地在衙门办差,王家以后就指着你呢。”
他拍了拍王安的肩膀,再不提五十两银子的事情,开怀道“走吧,把这好消息也跟你舅母说说,让她中午炖鸡给你吃!”
一老一少说笑着,往有数百户人口的涨水村走去。
……
黄昏时分,晚饭过后。
柴房里,新打制的铸铁炉子上,蹲着一个药罐,咕嘟嘟的热气从壶口喷出,浓郁的药味在柴房里漫开。
守在炉子旁的老妪见状,掀开盖子看了看,见药汤已熬成纯黑色,脸上露出笑意,扭头朝门口喊道“安儿,安儿,你的养身汤好了!”
她话音刚落,一阵脚步声跟着由远及近。
王安出现在了柴房门口,咧嘴笑着同舅母李氏道“熬好了啊,舅母?”
“好了,好了!”李氏拦下王安想去端药罐的手,瞪了他一眼,“这么烫你还空着手端,仔细把你皮烫烂!
我来盛吧。”
说着,她已经找来两块破布,端起药罐,离了火炉,将药汤倒入一个大海碗里,倒了满满一大碗。
王安在旁嬉皮笑脸“舅母,这个铁炉子好用吧?烧火是不是比土灶快点?”
“嗯,费的柴禾也不多。”舅母满意地点了点头,把药汤端出柴房,摆到一张矮桌上,又同王安道,“刚吃了饭,先去活动活动。
等药汤温了再来吃。
你这确实是养身汤吧?可别瞎鼓捣!”
“您放心吧,我哪会乱吃药!”王安笑着应了一声,又取了一个小碗,盛出一些药汤到小碗里。
李氏见此,只当他是要用小碗喝药,没有在意,对他嘱咐了几句,自转去厢房。
天都擦黑了,她与舅舅也该休息了。
古时农人庄户皆是如此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王安睡得晚一些,在院子里将身体活动开,继而练起大枪拳。
嘭!嘭!嘭!
他的武道进境几乎是一天一个样。
如今演练起此拳,身形完全化作一团残影,只有拳头震荡空气的声音响个不停。
一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