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-70(25/33)
说应该不会过多停留才是, 怎么还反而跑到了静室这边闹出这么大动静?”“他为什么这么做?”
楼岸跟上了他的思路,简洁道:“要么是寻仇, 要么是不得以为之。”
楼砚池否定了第一种可能:“我来之前找金陵台拿到了福慧大师详细的生平。”
“他是被上一任宗主捡到的弃婴,自小就出家为了僧,受上一任宗主的影响,从不与人为恶,在江湖里帮助过不少人,威望一直都很高,是江湖里少有几位能被称为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了。”
禅宗在江湖里人缘一直都很不错,比起江湖里每天层出不穷上演的恩怨情仇,禅宗的人仿佛在另一个世界,冷静劝阻,冷静帮扶,冷静的阿弥陀佛,自带一种淡淡的气场。光是靠近那里,就仿佛被佛光所笼罩,连时间流速都慢了下来。这样的一个宗门,却偏偏全是武僧,武力奇高,十分的不好惹,久而久之,江湖上便渐渐没人敢招惹他们了。
综合来看,寻仇的可能性不大,也不太能说的过去。
那便只剩下一种可能了:凶手袭击福慧大师,是不得已为之。
在偷盗的任务完美到手后,盗贼本可以隐匿逃走,那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得已来到了这间静室,又不得已和福慧大师交了手呢?
几人沉默下来,心中浮现出了一个猜测:
盗贼,很有可能是在逃走途中被巡逻的武僧发现了端倪,不得以先藏匿于这间静室躲避一二,却偏偏撞上了福慧大师。
可是这样似乎还有些说不通的地方。
姒荼思考时目光下意识在周围转了一圈,正当他准备开口推测一二时,却突然一顿,房间里忽略掉的细节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间。
“等等,这间屋子里似乎没有蜡烛?”
众人被说的一愣,目光却也下意识随着他的话在房间里搜寻起来。
不错,这件静室里没有蜡烛,甚至没有出现任何一个烛台。
没有烛台,没有蜡烛,那晚上在此间静修的福慧大师又是如何照明的?难不成他不需要照明?
这个问题在众人心中浮现。
由于练功的缘故,江湖上的高手在一定程度上耳目聪慧程度都要高于常人,甚至有一定的夜视能力,但这却并不代表他们可以完全不依靠照明物品就能面对黑暗。
楼岸沉吟片刻后,起身出了门。
不多时他便从一个洒扫的小和尚口中得知,福慧大师静修时的确不喜欢点灯照明,已经是好几十年的习惯了,说是在黑暗中更能静心养气,有了他的吩咐,渐渐的,打扫的弟子便索性不在他的静室中放置烛台了。
听着楼岸带回来的消息,众人一时有些沉默。
楼砚星歪头想了想,迷惑道:“屋子里这么黑,这么安静,跟没人似的,想想就很瘆人,福慧大师就不怕闹鬼吗?”
楼砚池嘲笑他:“寺庙里闹鬼,亏你想得出来。人大师心中自有佛祖坐镇,不惧鬼怪来犯,谁像你似的,多大年纪的人了,还怕鬼。”
楼砚星撇撇嘴,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。
姒荼却在此时突然灵光乍现,猛地将线索联系了起来。
他惊喜地抬头,却和楼岸的视线撞在了一起。
“你也明白了?”姒荼冲他眨眨眼,笑道:“可以啊,不愧是楼堂主。”
楼岸弯唇笑笑:“家主大人也很厉害。”
此时正被兄长噎到的郁闷小星茫然地看向了他们。
楼砚星:???你们知道了个什么?
楼砚池方才只专注于取笑弟